关于我们

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简介

 

     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核心战略智库,同时也是中宣部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的培育单位。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聚集了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领域的重要创新资源,以遵循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战略为宗旨,深入开展“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黄河流域、人才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研究课题,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核心任务,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成果实践。特别是在决策咨询、战略规划、公共政策、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军民融合、乡村振兴、人才战略及数字经济、城市建设、品牌战略、产教融合与政产学研等方的研究,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型战略智库优势,持续加强智库成果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与表彰

     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受国家发改委指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评估督导工作,并提供相关技术和评价报告支持。2019年发布战略专著《潮涌大江一长江经济带发展实践与启示》,2020年发布《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质量指数1.0 (2020) 报告》,2021年发布《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数2021》报告, 2021年编撰《走进长三角——探析区域—体化发展路径》重大研究战略成果专著,2022年撰写出版《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人才报告》,2023年撰写出版《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报告》。先后发布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歌曲《我爱中国蓝我爱长江绿》被社会广泛赞誉为《长江之歌》的姊妹篇,2022年承担生态环境部《中国生态环境科学年鉴》长江流域篇章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年鉴》编撰。

     在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注重总结提炼各地践行国家战略所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和做法及经验,上报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以形成发展模式,供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借鉴。为各地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高品质的战略方案及资源支撑。连续成功主办了多次“新长江论坛 · +”、“中国发展与改革论坛”高端主题峰会,为推动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聚纵论英才,谋未来发展而助力献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一、重点服务方向

     研究院汇聚国家部委、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战略区域政商资源及创新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模式打造+经验总结推广+政策激励。

     服务领域包括且不限于

1、政府决策咨询、战略规划与地方发展模式打造;

2、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及课题承接;

3、“双招双引”、城市建设及园区和产业集聚规划;

4、地方产业动能升级规划与项目资源导入,产业落地与项目推进;

5“三个重大”评估督导服务;

6、政府品牌策划、宣传推介与组织发展论坛。

二、重要政策影响

     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多项决策咨询报告获得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多项政策建议被《“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政策文件采纳。并参与国家多项重大政策制定及重要课题研究。

 

三、模式打造经验

1、生态文明实践模式

服务地区:福建省南平市

“十三五”期间,长江院应南平市委、市人民政府邀请,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几年的打造,南平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20213月,习总书记专门到南平考察,对南平加快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长江院建言打造的“武夷山水”区域共用品牌行动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中,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样板,被“鼓励借鉴”,国家相关部门给予南平多项对口政策激励。

2、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

服务地区:江苏省扬州市

点亮大运河——风雷激荡再现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扬州广陵潮”,获得国家文旅部、江苏省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波涛汹涌”典故传承、全域微博物馆模式、广陵潮网红地标,十里精华滨水空间重塑。

3、乡村振兴+绿色小康发展模式

服务地区:重庆市大足区

重庆市大足区与名字中含有“大、丰、足”三字的城市或地区结成城市发展联盟;发布“绿色小康”系列成果;邀约中科院、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农业农村部、举行“川渝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走进大足启动仪式”。其中,“绿色小康”系列成果中,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实施后,大足区渔民转产就业、邮亭鲫鱼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获得陈敏尔书记肯定性批示。

4、文旅融合+绿色发展模式

服务地区:福建省武夷山市

武夷山国家公园(双世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推动生态价值实现创新,同时,我院提议下,开展“环武夷山”发展规划研究,打通武夷山环线,创新文旅融合+绿色发展模式,推动武夷山市完成城市更新,建设国家公园样板。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福建省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2111月与南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新长江论坛.”文旅发展大会,并发布“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中外30多家主流媒体给予了重点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对此作了深度报道。

5、人才强国战略实践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服务地区:重庆市全域(重庆人社局牵头)

发起成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人才联盟”,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及人才交流共享。在重庆英才大会新长江论坛上,发布《长江经济带人才蓝皮书》,在全国率先提出“长江人才带”概念,提出建设“长江人才走廊”构想。其中,在国家人社部支持下,以重庆为试点,沿江11省市积极协调配合,开展科技高层次技术人才顶岗培养与互派交流。,协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博士后工作站建设,2022年,重庆200名高层次人才选派至国家部委机关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科研机构交流培养。

6、工业特色小镇绿色转型模式

服务地区:江苏省江都市

江苏武坚镇,中国高压电气第一镇,前瞻性地开展传统电气工业特色小镇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的升级版鱼米之乡绿色转型探索,发布全国首个工业特色小镇GEP”核算报告,得到了国家工信部、国家节能中心等部门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