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潼渚村风景如画)

时间证明,苏东坡的眼光没错。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苏轼笔下的阳羡,正是江苏宜兴的古称。这座毗邻长江四大淡水湖之一太湖的县级市,因制陶业发达并盛产紫砂壶,而以“陶都”美誉闻名遐迩。

4月7日至9日,“与江共生 ‘绿’满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宜兴市,一幅幅生态宜居、生机勃勃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进入新时代以来,宜兴立足“与江湖共生”的实际,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构建起山水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打造产业新生态——将“发展的约束”变成“转型的优势”

 

(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展示)

草木葱茏、绿水环绕,金色阳光透过天窗照到水里的锦鲤。在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西侧创新创业园内,藏着一间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植物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小小“生态圈”场景下,各种针对土壤、水源、空气的环保设备在不易察觉的角落有序工作,维系着优质环境。

这里是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展示大厅一角,旨在浓缩和呈现宜兴环保设备企业最新成果和研发方向。

“太湖在宜兴下游,全市有2000多条入湖河道。”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董事总经理邵焜琨介绍,过去,宜兴陶瓷、化工、建材产业兴盛,但大量“散乱污”企业影响了太湖水环境,按照新发展理念,宜兴关停5000多家小化工、小作坊,实施“退耕、退养、退渔”和“还林、还湖、还湿地”,“环保产业乘势兴起,替代成为新的经济支柱”。

成立于1992年的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工业园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变现”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科技创新更具动力。近10年来,园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55%、126%,财政收入达到约310亿元。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一隅)

“地理位置特殊,使宜兴对生态环保产业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说,与其说这是“发展的约束”,不如看成是“转型的优势”。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兴持续优化升级产业生态,从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力,创办环保企业逾3800家,可生产涵盖水、气、土、资源利用等7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形成了从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到检测服务的全产业链。

发展乡村新路子——“环保科技+美丽乡村”造就农村展示新窗口

(潼渚村成为“网红”打卡地)

“潼渚村是‘网红’打卡地,连中央电视台都报道过欸。”4月8日,王先生一家从无锡市区来宜兴度假,专门将一个下午的时光留给潼渚村。

坐在老树下喝咖啡,能看到潺潺溪流,望不见尽头的金灿灿油菜花。孩子们更爱走集市,一路有糖果、豆花,以及新鲜的蚕豆和春笋……

“和其他村庄相比,我们没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也没有丰厚的发展家底。”潼渚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南水乡,水是主角,但潼渚村曾深陷水体黑臭之困。靠设在村里的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技术优势,将环保科技融合于美丽乡村建设,才实现华丽变身。

负责人指向村中一座“玻璃房”。从玻璃房进入地下,几个圆柱形设备正在作业,负责处理全村生活污水、雨水等。水经过处理达到Ⅳ类标准后排放到生态湿地,经湿地“过滤”后便达到Ⅲ类水标准,再排放到附近河道,最终由河道内水下森林系统净化,河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水质标准。沿着河道,村里建起慢行步道、长廊等,这就是村庄变公园的第一步。

(潼渚村沿河步道)

走到桥西河尽头,一间生态厕所格外引人注目。它完全依靠太阳能供电,水资源100%全闭路循环利用,整个系统一次补充水后无需再补水。

水质如何,村内保洁情况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生态风险?如今,这些与环境相关的元素,智慧“环境管家”了如指掌。记者在智慧乡村管理小屋看到,通过植入物联网、卫星定位等技术,“环境管家”可实现对水生态、垃圾回收等在线监控,发现异常后形成工单派发给线下环境管家。

(潼渚村的智慧“环境管家”)

村民无不信服,“环保科技+美丽乡村”让村庄发展找到了新路子。据介绍,潼渚村环境治理模式已开始对外“输出”,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构建与江湖共生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观察之二

2023年4月13日 11:01
浏览量:0